
针对网上大部分城市很多市民都反映过的家中自来水有氯味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水质安全吗?针对市民一系列的疑问,今天帮助大家来揭开“自来水氯味迷雾”。
☞先说说什么是“自来水”
老百姓口中的“自来水”其实有个更高大尚的字名叫“生活饮用水”,指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但它可不是自己跑到用户家里来的,而是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库等地表水及地下水甚至海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和供水管网输送到各个用户。而从取水到管网末梢的出水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严格检测,达到相应的标准,确保最终用户使用的水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由于使用的水源不同,处理工艺过程也会有一定的差别,但无论采用哪种工艺有一个工艺环节是必须要保留的,这个工艺环节就是“消毒”。
☞自来水为什么要消毒?
其实不仅仅是自来水,就是大家平时喝的瓶装水、桶装水也是必须要进行消毒处理的,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消毒呢?这就要从水源说起。
天然的水体中即使看起来很干净,里面也会有很多杂质存在,除了化学污染物外,天然水体中已鉴定存在多种可能的病菌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原虫等。世界卫生组织将微生物污染列为饮用水可能引起的健康风险的首要控制目标,保障饮用水供应的微生物安全,应从水源到用户的各环节建立多级屏障,以预防饮用水污染或减轻饮用水的污染程度,将其控制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水平。对供水进行消毒的主要目的就是灭活微生物病原体,以防止介水疾病的传播。消毒在安全饮用水供应中具有不可置疑的重要作用。
☞自来水为什么有氯味?
氯是自来水最常用的消毒剂,氯气进入水体后会与水反应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盐。为了保持自来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管网末端(用户端)的余氯含量必须要在0.05mg/L以上。挥发出来的氯0.002mg/L就可以被嗅到,所以用户常会感觉自来水带有氯味。正常情况下,由于用户距水厂有远有近,管网中余氯含量大小会有一定差异,用户对水中氯味的感觉也会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基于实验研究认为“人类和动物接触饮用水中的氯,没有观察到与水处理相关的特殊有害效应”。因此用户如发现自来水中有一些氯味,说明水中有余氯存在,属正常现象,可放心使用。在将自来水烧开饮用等过程中,氯气会被挥发掉。
那么,“真相”总结出来:
Ⅱ为保证消毒效果,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自来水末梢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要在0.05mg/L以上,所以自来水会带有氯味。
Ⅲ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水中余氯的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不影响人体健康,无需“静置两小时以上再用”。
针对自来水中有氯味的应对方式:
如果接受不了氯味,
可以用加热的方式蒸发余氯。
将自来水烧开后揭盖,
让水沸腾2~3分钟即可,
水中的味道会随水蒸气散掉。
日照市水务集团官方网站-客户服务-水质公告,查看水质日检公示,敬请广大市民关注,水质检测结果一查便知,水质合格,饮用更安心。
日照市水务集团,始终严把质量关,守护日照市民用水安全。